20出头的温州一富商之女章颖(化名)出嫁时,除去豪华结婚宴会、200多平米的豪宅、轿车作嫁妆外,富商夫妇还“陪嫁”了一样特殊的“嫁妆”——在娘家服侍女儿20多年的保姆。
据报道,此事在当地反响不小,在网上也引起喧然大波,支持者有之,反对者有之。支持者觉得“陪嫁保姆”是“爸爸妈妈关爱子女的一种方法”,而反对者觉得“太过荒谬”,有人觉得“陪嫁保姆”和封建社会小姐出嫁陪嫁丫鬟的做法没什么两样,是封建腐朽思想的余孽在作怪,应遭到全社会的强烈谴责。更有人觉得这是“温州精神”的沦丧,温州下一代已成为“八旗子弟”。这类反对者的看法看着意正言辞,大有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。但在笔者看来,这类看法难免有主观主义的错误,而且有上线上纲的嫌疑。
就这条新闻本身而言,所谓的“陪嫁保姆”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伪命题。事实上,“陪嫁保姆”的本身就是一个有歧义、容易引起误解的定义和用语。遵循常理,嫁妆一般是物品,而新闻好像暗示保姆就是“嫁妆”。这样一来,难免使世人怒不可遏。有的人就觉得这是把保姆当作可以随便驱使的家奴,把家奴当作可以随便处置的私有财产,这是剥夺保姆的人身权利和自由的表现,是封建思想的余孽在做怪。另外新闻标题中“温州富商”这个敏锐的词更让某些仇富者心理不舒服,如梗在喉,不骂不快。
但事实是什么样的呢?据章颖爸爸妈妈的介绍,在章颖年幼时,他们就请了一位安徽籍保姆来料理家务和照顾独生女。二十多年下来,章颖和一直未婚的保姆已如母女般亲近。因此,当章颖出嫁之时,保姆才会暗自神伤落泪,章颖自己也感觉依依不舍。章颖爸爸妈妈才将保姆“陪嫁”,并每月支付保姆1000多元的薪资。显而易见,这位保姆能在章颖家里服务长达二十多年,可见双方关系深厚。另外,从法律角度来看,保姆之于章颖及其爸爸妈妈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,彼此之间仍然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,平等地享有权利、承担义务。这如何可以和封建社会里那些签下卖身契、无人身自由的丫鬟奴仆相提并论呢?所谓的保姆“陪嫁”只是换了个地方服务而已,难道这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封建思想复古,值得大家去大量特批。这未免太捕风捉影了吧。
至于某些人所担忧的“危机教育的抛弃”、“‘温州精神’的沦失”,甚至于上升到“盛世危机”、“八旗子弟”的程度。更是叫人嘀笑皆非了。在笔者看来,只是杞人忧天、庸人自扰而已。保姆、钟点工之类的家政服务在现代社会是最为稀松平时的事情,殷实之家有之,小康之家有之。为什么单单温州有钱人给子女请保姆就是对子女的危机教育的抛弃,并要致使“温州精神”的沦失了呢?难到说非要每一个人事必躬亲,才是勤苦耐劳的表现?那岂不是家政服务越发达,八旗子弟就泛滥成灾了呢?大家了解,每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没必要把时间平铺于所有些琐事与细节中。假如把日常细枝末节和不重要的小事交给保姆去做,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产出效益更大工作和学习中,其实质的成效不是更有效吗?所以说家政服务的存在是社会分工细化的表现,也体现了大家生活质量的提升。这是合理、合法的存在,某些非要把它与“骄奢懒惰”联系在一块,也未免太杞人忧天了。
最后,笔者觉得,这种是一个正常的、平等的、适当的雇佣关系,新闻标题冠以"温州富商陪嫁保姆"之名,无非想愈加吸引眼球而已。但还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,这也是某些网友心态浮躁有关。期望更多的网友在评论这种社会新闻之前,要全方位客观地知道事实真相,不要想当然,人云亦云,或者随便上纲上线地批判,危言耸听。这不只对当事者不公,更会误导舆论,引发不好的的社会干扰。